学术讲座
【湖畔思享汇】学校举办湖畔思享汇之“20世纪中国戏剧新视野”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06-23 来源: 浏览次数:

6月22日上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傅谨教授应邀做客新闻与传媒学院腾讯会议室,带来了一场题为“20世纪中国戏剧新视野”的云端学术盛宴,一百四十余位师生进入会议室参与讨论,三百余人通过网络观看、收听讲座。本次讲座由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张丽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傅谨教授以自己近年来戏曲史领域的力作《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为依托,分享了他对于20世纪中国戏剧在当下研究呈现样态的新洞察与新思考,为广大师生拓展了戏剧研究领域的新视野。

傅谨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着戏剧生存现状、戏剧的功能、戏剧史构成与戏剧改革研究等问题展开。首先,针对戏剧的生存现状,傅谨教授特别强调了中国特有的戏剧——戏曲研究的缺失,以及戏剧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第二,关于戏剧的功能,傅谨教授提出让艺术研究回归到艺术本身的呼吁。第三,以往戏剧史的书写往往等同于作家的创作史或者剧本的文学史,对此,傅谨教授认为,当下戏剧史的书写应该关注作为戏剧艺术的演出或行业发展的历史,这样才能全方位立体地展现戏剧艺术本身的历史发展。最后,傅谨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戏改领域深耕多年的宝贵心得,并指出戏改研究的重要性和重大学术价值。

讲座互动环节,傅谨教授对我院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令人深受启发。

讲座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带头人李掖平教授和我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周爱华教授分别对傅谨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深入的点评。李掖平教授认为傅谨教授的讲座既有深度又深入浅出,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在获得学术新知的同时备感愉快,同时傅谨教授对于戏曲传承的观点可以扩展到艺术文化领域,在继承弘扬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到守正创新。周爱华教授认为傅谨教授是始终秉承自己独立学术观点的戏曲领域研究者,他的见解常常发人所未发同时十分具有警醒作用。

学者简介:

傅谨,男,文学博士,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艺术》杂志主编。《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编委会主任。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生导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