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行走调研中感受发展变化,在基层走访中实践锻炼成长,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党委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有序开展2021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正当时,逐梦践初心
二、活动时间
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
三、活动原则
坚持立足家乡、就近就便原则。立足家乡所在城市、乡镇、社区、村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避免跨地区流动实践。
做好疫情防控,落实保障措施。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负责地做好活动安全保障工作。
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原则。可以个人分散活动,可以自由组队,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切合实际,务求实效。
四、活动内容
(一)“初心一百年”:党建引领新百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迎接建党100周年,将学“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实践全过程,鼓励同学们以“初心一百年”为主题开展学习调研类实践,到百年党史重要事件发生地开展场景式、浸润式党课学习,将实践感悟转化为入党动力。鼓励同学们根据家乡发展实际,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内容,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民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鼓励同学们依托党支部和各类理论类社团等,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企业、校园、社区等场所,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交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送入千家万户。
(二)“问道十四五”:青春建言十四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此,鼓励同学们以“问道十四五”为主题开展专题调查类实践,开展国情民情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提出政策建议,以多种形式建言献策。同学们可以聚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深入了解群体现状,并结合社会公益资源,思考公益内涵,把握需求痛点,提供服务关怀,开展公益实践。此外,还可以深入社区,调研志愿服务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探索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助力创新社会治理。实践团队可积极开展长期性、学术型专题调查,进一步提升实践成果的理论和政策价值。
(三)学习抗疫事迹,强化青年担当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各个群体积极抗疫、共克时艰,他们是各自领域的时代之光,历史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为弘扬战“疫”事迹,感悟使命担当,鼓励同学们进行以“调研并宣传各行业为抗击疫情及复工复产做出的贡献,强化青年使命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可以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国情社情民情调研,观察分析疫情防控成效及影响;积极主动开展线上防疫政策宣讲,参与线下防控志愿服务;挖掘身边抗疫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创作微视频等文化作品,传播抗疫故事,为战胜疫情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四)“青鸟计划”:岗位实习实践活动
结合我省“青鸟计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各学院团委组织发动学生注册、使用“青鸟计划”小程序,寒假前就业攻坚,主动与市县对接岗位需求。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业困难、缓就业慢就业等学生群体,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理论知识参与“青鸟计划”实习实践。此外,鼓励学生寒假期间对接市县团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和返家乡、看家乡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五)“希望小屋”关爱项目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为助力“希望小屋”关爱项目,凝聚关爱儿童、教育扶贫的山师力量,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山东师范大学“希望小屋”关爱项目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助力改善贫困儿童生活和教育条件。活动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内容包括:学业辅导、爱心陪伴、兴趣培养、生活指导等四个方面。学业辅导主要通过课业指导,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早日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爱心陪伴旨在与贫困儿童长期结对帮扶,关注其成长发展,通过感情陪伴、心灵辅导等形式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增强社会融入能力;兴趣培养针对贫困儿童个人兴趣特点,重点帮扶培养1-2项兴趣特长,以期促进其全面发展;生活指导立足对生活技能不足、缺乏家长教导的儿童开展帮扶活动,教会他们必备生活技能,提高其自理自立能力。
(六)“返家乡——理解中国”专项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曾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知之深 爱之切》,他写道:“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作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2019年,团中央面向全国大学生试点常态化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希望同学们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立足家乡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奉献家乡、回馈家乡。本项活动开展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调研观察类实践活动可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问题,发现基层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在充分调研之后撰写出调研报告,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议措施;理论宣讲类实践活动可在社区、村庄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宣讲、国家政策方针宣讲、法律医学等科普知识宣讲等活动;公益志愿服务类实践活动可开展各类创新型公益项目,如生态环保项目、关爱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项目、特色支教服务等项目。
(七)“挑战青春”——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行动
为扎实做好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备赛工作,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进行项目调研与数据挖掘,开展了解产业政策、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项目成员可结合社会实践经历,以问卷调查、访谈分析等方式,收集项目所需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实践报告。对于已经完成或结题的项目,可利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通过街边课堂、科创下乡等活动形式对科创成果进行适当的推广和宣传,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八)“山师对话70+”:校友访谈专项行动
鼓励实践团队紧密围绕校庆主题,开展以“山师对话70+”为主题的校友访谈类实践,鼓励同学们深入挖掘各地区、各行业的山师校友故事,结合校友访谈成果,学习体会山师精神,并以山师历史、校友经历为生动教材培养爱校荣校情感,通过线上举办校友讲座、多渠道融媒体宣传等方式讲好山师故事。
五、活动要求
(一)精心组织发动,注重疫情防控。各单位团委要高度重视,在学生放假前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指导安排,将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形式通知至全体团员青年,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活动积极性,确保活动实施效果。同时,各单位团委要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和疫情防控实际充分结合。
(二)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应急预案。各单位团委要认真做好本单位社会实践安全教育,集中开展交通、消防、饮食卫生、防盗、防骗、防传销、防事故、防不法侵害等的安全知识教育,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教育学生在实践期间遵纪守法,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对实践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切实保障学生在实践出发前、实践中、返校时等各环节的安全问题。同时,外出实践要就近就便,尽量减小活动半径,避免开展跨地市实践,坚决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开展实践(中高风险地区学生采取线上形式开展实践),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
(三)注重形式创新,线上线下结合。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组队,凡采取线下实践活动的团队,若有非团队驻地学生参与的,该学生必须以线上形式加入。
(四)注重成果宣传,及时总结提高。新学期开学后,各团委、团支部要通过主题班会、报告会、交流会、表彰会、图片展览会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组织广大学生交流实践体会,分享实践收获,挖掘树立先进典型,扩大实践教育成果。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对活动中的优秀团队、个人和成果等进行评选表彰。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共青团山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1年01月14日
附件: 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模板及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