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青年
首页 > 服务青年 > 正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高唐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2 来源:网上投稿 浏览次数:

7月3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英烈精神寻根团”实践队赴高唐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以红色宣讲、产业研学、非遗体验、双拥教育为主题,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首站走访高唐县双拥馆。曾任战地摄影师的一等功臣徐希芳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对越自卫反击战故事,生动再现先辈们为理想信念英勇奋战的场景。馆内陈列的老照片、实物等,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随后,实践队走进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通过历史情景再现、革命文物故事会等形式,为全校 1000 余名师生呈现别开生面的红色宣讲。主会场上,宣讲团成员满怀热情讲述李恩庆、徐希芳等本地英雄的光辉事迹,配合珍贵历史影像资料,让在场师生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分会场通过互动问答、故事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实践队还前往锦鲤小镇参访调研。队员们深入了解锦鲤养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历程,切身感受到 “小锦鲤游出大产业” 的生动实践。此外,实践队走进高唐县民协创作基地,实地观摩葫芦雕刻、麦秆画等传统工艺制作过程。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葫芦雕刻技法,将普通葫芦经雕刻、上色后变为绘有 “抗日英雄谱” 的红色主题工艺品。非遗传承人关于 “非遗不应只停留在博物馆,而要承载红色故事走进现代人生活” 的观点,引发队员们深思。通过现场体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自2023年起,“英烈精神寻根团” 实践队已多次赴高唐开展社会实践,累计形成优秀调研报告3份,拜访老兵30余户,相关活动获《中华网》《新聊城客户端》等媒体报道40余次。英烈精神寻根团队长黄姝萌表示,当实践队员接触非遗工艺、聆听老兵故事、丈量乡村变迁时,红色基因就从书本文字转变为可感知、可传承的精神力量。下一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英烈精神寻根团”实践队将继续推动红色教育课程化、非遗保护数字化、产业调研常态化,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审核人:高伟

编辑人:魏丫茹

原文链接:http://www.ischool.sdnu.edu.cn/info/1313/19395.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