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学习强国】战“疫”一线|山东师范大学:筑牢“绿色屏障”守候“温馨港湾”
发布时间:2022-04-24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就在大地回春、广大师生满怀喜悦开启新学期之际,又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日校园的宁静。“学生利益高于一切”,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身心健康、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理念,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广大教职员工教育用心、关爱用情、保障用力,为青年学子筑起坚固的“绿色屏障”和温馨的“绿色港湾”。

“我们和你在一起”

4月11日,在得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疫情突发讯息后,学校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学生利益至上、师生安全至上,果断决定连夜组织长清湖校区全员核酸检测。值班领导亲临一线、现场指挥,各单位各部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在准备阶段,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160多人1个小时全部到岗;在检测阶段,学院领导和老师带队参加,从19:30开始到22:40结束,3个小时、4个检测点、16个检测组、16154人完成采样。

像这样的“山师速度”能够又一次震撼上演,很大原因在于学校一直把教育引导放在前头,全校师生已经把“要我做”的要求变成了“我要做”的自觉,所以总能在关键时刻高度协同、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3月30日一早,面对骤然到来的全封闭管理模式转变,为了在第一时间全面、科学、精准地将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同学,学校和学院近200名学生工作干部迅速行动,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年级会主要内容提纲》,分校区召开学院(部)党委副书记会议,所有辅导员两个小时内全部召开年级会(班会),让全体同学在最早时间吃下了“定心丸”。

在此后的时间里,“说清楚讲明白”一直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不变的要求。学校领导经常性深入宿舍与学生交流,辅导员建立24小时双值班制度,校内值守教师通过例会、班会和主题党团日等方式定期与学生互动,研究生导师落实“五导”责任与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常态化教育引导的结果就是学校疫情防控政策很好渗透到了每一位同学心中,做到了信息透明、解答清晰、言语暖心、纾困有效,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学校是我们的顶梁柱,老师是我们的贴心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精准有效的教育引导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让学校很好赢得了学生、赢得了支持,为学校能够快速出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凝聚了最强的力量。

山东师范大学国旗护卫队、教官连、军事爱好者协会的同学们递交了请战书。

上千名学生志愿者响应学校号召,勇于担当、主动请缨、冲锋在前、风雨无阻,奋战在一线已经一月有余。他们身着红马甲在各个检测点轮班值守,在面对很多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教职员工时,志愿者不厌其烦地仔细讲解登记流程,手把手教他们扫码登记,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员工,志愿者更是用自己的手机帮忙登记,从早上7:30一直忙碌到晚上9:00成为常态,但是忙碌辛苦并没有消磨他们的热情,即使嗓子喊哑了,腿站酸了,他们也一直没有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

关键时刻,青年学子与学校心手相连,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掌好学生成长之舵”

疫情防控不是一朝一夕,长时间的校园严格管控必然给广大学子带来了诸多不便。学生的教育教学怎么办?学生的就业择业怎么办?学生的成长成才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学校的答案是:绝不能因为疫情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要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与学生成长两手抓、与学校发展两不误。学校坚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在做到严防严控的基础上,因势定策、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努力将疫情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降到最低,体现了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和灵活高超的随机应变能力。

在疫情出现前,已经有数千名学生前往全省各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类型不一样、实习地政策不统一、实习专业有区别,使得实习生疫情防控工作极为复杂。对此,学校坚持“一地一策、一院一策、一专业一策”原则,针对学生返校、返家、继续参加实习等不同情况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并安排专车集中接回符合条件的外地实习学生近2000名。实习指导教师、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老师反复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和实习学生谈心谈话,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长时间的封闭,必然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就在正式封校前3天,设在我校的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就为全省各地市大中小学的43万余名相关教师进行了线上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学校各级心理咨询教师积极开通“400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健康调适专题讲座、推出“同心战疫”微视频、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辅导……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焦虑情绪。

确保教育教学不断档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学校2000余名教师主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工具多样、功能强大、数字资源丰富、观赏体验感强的优势,积极探索不同教学平台与社交软件组合使用的新方法,努力找到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最优解”。为了做到线上线下同质等效,教务部门也组织督导委员研制了线上教学质量评价表,建立了线上教学反馈日报制度,并将督导情况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

在他们中,还有一些任课老师主动申请留在校园,只为了不耽误学生的科研,更好指导陪伴学生。数科院周峰老师连续十二天住在长清湖校区办公室,平时只能通过手机视频与家人联系。当一岁多的女儿在手机中喊出“爱爸爸”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为了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研究生院协同相关部门仅用4天时间就顺利完成18个学院、70多个复试小组、400多名评委、1000多名调剂考生的协调组织工作,织密了一张复试工作保障网,助力考生圆梦。当得知不少考研学生急需独立安静的线上面试场地时,学校向校内各单位发出“场地征集令”,仅用3天就协调了校级场地121间、院级场地200余间,累计服务复试考生1000余人,有效解决了考研学生的紧迫需求。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就业指导中心利用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求职应聘和用人单位招贤纳才牵线搭桥,通过组织省内外4000多家用人单位参加的系列线上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视频面试服务。中心老师们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了大量优质岗位并积极组织网络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有效克服了外出求职不便的实际困难。

“春风化雨暖人心”

“倒春寒”阻止不了春天的脚步,反而增进了心与心的距离。校党委书记唐洲雁掷地有声:“学生利益至上,在全力保障同学们安全的同时,只要是涉及学生利益的事情,必须用最高效、最快捷、最实用的举措做到位。”山东师大处处暖流涌动。

自从校园全封闭管理以来,各学院(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辅导员迅速入驻校园,上千名教职员工和广大后勤保障人员坚持留校工作,打地铺、躺沙发、睡仓库,连续十几天不回家,他们无怨无悔,只为能够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4个工作组持续深入一线对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彻底解决“上热中温下冷”问题。

与此同时,紧急调运增加饮食原材料储备,延长两校区餐厅用餐时间,组建应急保障车队点对点接送校外就医学生,医务人员和安保人员坚持24小时全天在线在岗,图书馆创新方式正常提供服务,为换季急需和家庭相对困难学生免费采购3500件换季T恤衫……一系列务实有力又充满温度的防疫举措紧锣密鼓推进,有效保障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4月1日,一个由学校直接管理,面积550余平米,在售各类商品1100余种、水果20余种的校园平价超市在千佛山校区正式营业,不仅有效保障了校园生活必需品供应,而且很好平抑了物价,受到同学们广泛欢迎。要知道,这个超市从建设到营业,仅仅用时3天。随后,学校又在长清湖校区建成一所这样的超市。

封闭的状态也会让校园生活略显枯燥。学校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创造性开展的“两校区点对点一日游”活动,让同学们兴奋不已。2000余名同学踊跃报名,乘坐专车从一个校区来到了另一个校区,欣赏美景、打卡拍照、品尝美食、看望好友……愉悦的心情将疫情的阴霾一扫而空,同时也再次彰显了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以贯之的人本情怀。

在校内,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隔离封闭学生,他们因种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不能走出隔离区。学校为近300名同学配置防护物资,做好隔离学生的入住与隔离解除等工作,将饮食起居、健康监测等服务做到暖心、入心。

疫情挡不住青春的气息和激情的绽放,封闭的校园反而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多交流的空间和展示舞台。各级学团组织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创意作品展示等活动,校园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师生同台竞技、其乐融融。每到晚上,同学们来到操场展示才华、释放活力,呐喊声、欢笑声释放了一天的压力,饱满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坚定了战“疫”信心,激发了战“疫”力量。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365056857013915993&cdn=https%3A%2F%2Fregion-shandong-resource&item_id=1636505685701391599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50792389762&showmenu=false&ref_read_id=2d93caa6-faa8-48af-8d6a-69983fdd2cb1_1650869870776&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