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陈姝:
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回望党的奋斗历程,什么时候全党重视调查研究,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鲜明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强调“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要求“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为什么要重视调查研究、怎样做好调查研究等重要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遵循。
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身体力行。党的十八大后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对改进调查研究提出要求。这些年来,总书记始终带头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次次深入基层,问冷暖、听真话、察实情,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表率。例如,总书记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他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说,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正是源于全面扎实的调查研究。
行动是最有力的示范。如今,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调查研究历来是党校教育培训的重要环节,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也是履职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学员普遍感到,有党的创新理论作指导,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问题,使每次调研都很接地气,每次调研后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都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报告写得多么周正,关键要看有没有实效”“越是深入调研,就越感到心明眼亮”“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不仅要重视调查,更要重视研究”……学员的调研体会,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新征程上做好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扎实调研。必须进一步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切实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调研质量,以实际行动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王昊魁采访整理)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纪委监委四级调研员陈小毛:
传承勤俭节约好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引领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巨变,各地各部门过紧日子日益成为常态,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亲历其间、参与其中,感悟深切。
2023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探索推行“公务餐”改革县域试点。此举既是出于解决公务出差用餐保障的需要,更是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从源头上防范违规公务接待廉政风险的有效之举。我们会同区机关事务局的同志充分调研,找准问题症结、科学统筹谋划,对“公务餐”用餐标准、用餐点设置、支付方式和费用结算模式等重新细化规定,推动全区“公务餐”实现一码通刷,有效解决了“跨地域、跨层级公务用餐壁垒”“超标准接待、人情接待”等问题,让公务接待更加清爽。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始终立足职能职责,将党政机关执行厉行节约相关政策和过紧日子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对全区各单位购买服务情况、发放津补贴和福利情况、“三公”经费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盯到底,确保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如今,在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午就餐时,我和同事常常拿取小份菜、小份面,按需取餐,身边就餐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少。工作中,我们精简办文、办会,日常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杯水做起,自觉践行传递勤俭节约的理念。
今年春节期间,我与家人参加了一场喜宴,就在村文化礼堂,没有奢华的酒席布置,氛围简约而温馨,饭后大部分剩菜也被打包,既吃得舒心,又不铺张浪费。身边年轻同事告诉我,婚事新办、节俭办酒已成时尚。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坚持节约优先”时曾引用这句经典。我会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身体力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在自身带头的同时,也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党员、干部将勤俭办一切事业内化为政治自觉和担当。
(本报记者曾毅、王昊魁采访整理)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党工委书记高锋:
持续减负松绑增干劲
文山会海、大量报表台账、过多迎检考核,一度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如今,这些现象有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狠抓作风、力除积弊,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在全党上下鲜明树立起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为民服务的实干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强调“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重温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我们倍感温暖、倍增干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纳入处分范围;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我们从中感受到党中央严抓不放、常抓不懈,锚定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态度。
有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有党中央驰而不息深入推进,我们基层一线负担卸下不少。以我们关上街道来说,许多新变化正在发生。
有了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更加聚焦。过去,我们的工作事项有2419项,现在减少到357项,其中基本事项只有132项。我们街道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以往街道承担了交易数据统计、市场投诉处理等很多工作,后来通过梳理配合事项,我们街道的负担大大减轻了。
有了数据赋能,不用天天填表、报表了。以前我们一年要向上级填报1578张表格,自从使用云南省正在推广的“云表通”平台,现在街道及社区人员日常只需定期维护11个基础台账数据,彻底扭转了街道、社区日均填报30多张表格的现象。
会少了、文件少了、牌子少了、微信群也少了。我们整合工作会议,精简发文数量,街道会议数量减少超60%。清理“牌子乱象”,目前社区对外只挂3~4个牌子,群众办事一目了然。很多临时性、不必要的微信群组全部清理,重要工作点对点安排,干部卸下“指尖之负”。
卸下负担、轻装上阵。现在,我们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聚焦发展干实事,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干部群众的幸福感更加具体可感。要问基层减负效果怎么样,欢迎来我们街道及社区走走看看。
(本报记者刘华东、徐鑫雨,本报通讯员郎晶晶采访整理)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党委书记苏玉梅:
焕新党风政风惠民生
中央八项规定,拉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序幕。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彰显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时至今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不断夯实。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社区是基层基础。今年是我在社区工作的第37个年头,身处基层一线,我切身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吹来的时代新风,给基层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拿接待调研来说,过去有段时间,社区往往需要提前布置标语、准备大量资料。现在,社区不挂横幅、不摆绿植、不搞宴请,把省下来的精力与经费用于服务居民。上级来社区调研,轻车简从直接深入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一插到底、直奔问题、现场办公。
刚开始时,我们有的工作人员还担心“接待不够热情”。后来,大家转变了观念,事实更是证明这些同志“想多了”。
例如,前不久,荆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到我们社区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搞区、街、社区层层陪同,而是实地调研走访,把会开在现场,决定对790户居民住房进行油烟净化改造,高效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我深切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一项项党内法规密集制定修订,划出不能触碰的“红线”,这是对党员干部的严管,也是提醒、关心和爱护。这些年,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但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自觉,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同时也让居民群众感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居民看在眼里。有一次,浏河小区居民张本雄对我说:“这些年,咱们的党员干部不一样了,作风转了,调研多了,办实事多了,效率高了,给你们点赞!”
在优良党风政风带动下,社会风气也明显好了起来。有了党员干部示范带动,社区志愿者队伍从7支发展到21支,开展公益课堂、人文关怀等活动,文明新风拂面,邻里关系更和谐。
春风浩荡满目新,我们将努力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坚定态度和务实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