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在其官网公示,拟对100个成果授奖,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0项在内的多个奖项。
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建德、张化祥、万文博三位老师负责的“可视媒体处理及应用”项目荣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系学校首个获此奖项的科研团队。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每年评奖一次,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2011年设立,以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命名,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近年来,已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腾讯、百度、360、京东等700余个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众多项目参与“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角逐。
孙建德教授及其团队所开展的“可视媒体处理及应用”项目从人类视觉系统的机制入手,针对图像和视频在表示、检索、识别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基础性研究,为高效精准的可视媒体检索及其与其他形式媒体之间的跨媒体信息检索提供了理论支撑。提出了基于全局和局部优化的视觉关注建模方法,解决了由于忽略局部和全局统筹而影响视觉关注建模质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关系保持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解决了难以获取不同数据集之间隐藏的关联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不平衡数据集分类的随机漫步过采样方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不平衡数据分类易出错的问题;提出了可自适应扩展的卷积神经网络,解决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层数和结构难以优化确定的问题;基于视觉模型的图像特征提取及哈希表征方法,解决了海量可视媒体数据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恰不可察觉失真(JND)模型的图像编码方法,解决了多描述图像编码中码率与质量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
孙建德教授及其团队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发表SCI期刊论文20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1篇,获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11项,累计SCI他引141次,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所进行的应用成果也在产业界获得了广泛应用。

孙建德,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多媒体系统实验室带头人。2005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10-2013.04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海信集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IEEE Multimedia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to Human-aware Sustainability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日本山口大学等访学多次。主要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分析、理解及其在安全、检索、交互、通信等的应用研究。

张化祥,汉族,1966年9月,山东汶上人,中共党员,2004年6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现任科学技术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处(院)长。获聘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师范大学教学能手、十佳优秀教师等称号。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和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担任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知名期刊特约审稿人及国际顶级会议PC Member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其它项目多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等。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包括IEEE Trans.汇刊(TIP、TMM、TEVC、TSMC、TNNLS、TII、TCYB、TPDS)、Neural Networks、PR、Automatic、中国科学(英文版)、自动化学报及国际会议ACM MM、SIGIR、AAAI、ICME、ECAI、KDD等,其中SCI收录110余篇、EI收录170余篇。1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获SIGIR2019最佳论文提名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件,参与1项省级标准制定,主编教材2部。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经济及社会效益良好。目前已指导培养博士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0余人。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进化计算、多模态数据检索、图像识别及稀疏表示、大数据处理技术、行人重识别等。

万文博,山东聊城人。201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交通视频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6月至10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多媒体信息安全、可视媒体感知评价、智能感知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Electronics Letters等SCI国际期刊以及ICASSP、ICIP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