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政策的号召,2021年寒假期间,地理与环境学院“小家融大家”社区垃圾分类调研实践队,深入济南各个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科普,助力于垃圾分类深入居民日常生活。本次实践活动由地理系程钰教授和王亚平指导。

在调研实践过程中,实践队采取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区域集中在济南市的市中区、章丘区、长清区等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实地考察,对物业、居委会、社区居民等不同主体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获得有效问卷3045份、访谈提纲324份,对垃圾分类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和数据支持。同时,团队走进相关政府单位了解垃圾分类实施进度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向相关部门反馈了在走访过程中社区居民反映的垃圾分类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垃圾分类行之有效的优化对策。在考察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对垃圾分类的推行感到更加有信心,与此同时也感觉到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迫在眉睫,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提升环保意识,积极落实环保理念。

除此之外,实践队还制作了垃圾分类宣传册和倡议书,并分发给社区居民,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基础知识的普及,调动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时,团队与物业和居委会进行沟通和建议,采取相关措施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建设美丽社区。在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调研中,实践队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多个社区进行深度调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出了垃圾分类的优化机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居民成就感,推动垃圾分类建设,收获良好的社会响应。


实行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民生质量的重要一环。地环学院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推动绿色环保教育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