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山东师范大学团委“青苗计划”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7月23日至8月6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育青苗”爱心支教团成员分别前往临沂市启航教育和泰安市鑫源宝贝幼儿园,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分成五组,对五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教学,这五个年龄阶段分别是——幼儿园小班,幼儿园中班,幼升小班级,CASA班和小学一至二年级。团队成员通过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学习习惯,为他们设计更合理的课程、制定更科学的学习方案。
幼儿园小班多为3-4岁儿童,他们正处于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小班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小班的教学以情感陪伴、兴趣培养为主。
团队成员融入小班孩子们的生活,悉心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小班的课程设置比较简单,包括儿歌唱跳、安全常识及体育锻炼。在教学儿歌唱跳时,团队成员选取能够宣传正能量的儿歌,向孩子们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在普及安全常识时,团队成员借助PPT等媒介,将常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动画人物和故事,寓教于乐。体育锻炼包括篮球、跑步和室外游戏,在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孩子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行动来表达,所以,动作教学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思维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中班多为5-7岁儿童,他们褪去了婴幼儿的懵懂,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中班是培养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关键阶段。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逐渐树立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团队成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特色青苗课程,包括折纸课,阅读课,美术课,古诗鉴赏课等。
8月3日下午,团队成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古诗鉴赏课——《小池》。团队成员带着孩子们一起朗诵《小池》,并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泉眼、树荫、小荷、蜻蜓等,向孩子们解释了诗句的含义,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此外,团队成员还结合多媒体,使古诗所呈现的景色和意境在孩子们脑海中形成具体的映像,让孩子们对《小池》这首诗能有更直观的印象。课堂过程中,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回答问题,本节古诗鉴赏课取得了良好效果。古诗鉴赏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还有利于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此外,团队成员分别进行了折纸、美术、绘本、趣味英语等一系列青苗特色课程。团队成员在充分考虑幼儿天性及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案,力争以最高效的方式传达课堂精神。在参与教学活动、深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幼升小班学生多为7-8岁儿童,对党和国家具备更成熟的认知,已做好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准备,在这个前提下,团队成员在幼升小班级着重开展党史宣讲工作,将红色火种深耕在孩子们的心中。
支教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跟踪党史百年社会热点,对各省市的红色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拍摄红色景点vlog,撰写宣讲稿,制作宣讲PPT,打造数字纪念馆。此外,团队成员还对部分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深入基层进行党史调查,为党史宣讲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支教过程中,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课程,使党史宣讲课既弘扬主旋律,又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8月2日上午,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泰安专项党史宣讲课。课堂伊始,团队成员根据先前实地考察成果,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泰安革命烈士陵园和泰安革命烈士展览馆,增进了孩子们对革命圣地的理解。随后,团队成员从陆房战役、夜宿鹁鸽崖、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三大战役入手,系统介绍了泰安革命概况,让这群生在泰安、长在泰安的孩子对家乡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紧接着,团队成员给孩子们讲述了革命烈士王二小的故事,讲到王二小英勇就义时,孩子们纷纷对王二小表示敬佩。最后,团队成员让孩子们复述王二小的故事,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绘出可歌可泣的革命画卷。王二小的故事让孩子们见证了真正的英雄本色。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泰安专项党史宣讲课圆满落下帷幕。
此外,团队成员还进行了济南专项党史宣讲课——解放阁,烟台专项党史宣讲课——胶东革命纪念馆,淄博专项党史宣讲课——人民公仆焦裕禄,潍坊专项党史宣讲课——革命烈士王尽美等一系列党史宣讲课。高举锤镰,赓续百年伟业;铭记初心,开拓锦绣前程。在幼升小班级进行的党史宣讲活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如今和平盛世的可贵,引领孩子们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CASA班是3-6岁混龄儿童的特殊班级,即蒙氏教育班级。CASA是 CASA dei Bambini意大利语的简称,中文译为“儿童之家”,是蒙特梭利博士本人在意大利建立的第一所学校的名字。CASA班着眼于通过有准备的教学环境发挥教师启发和引导作用协助孩子的自我发展,发挥儿童自身的巨大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和形成孩子的健全品格。由于CASA班的孩子年龄阶段不同,团队成员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团队成员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互相帮助、独立解决问题。
在CASA班中,最有特色的教育方式是“蒙氏工作”。蒙氏教育的教室分为五个区域: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语言区以及科学文化区。团队成员每天都陪伴着孩子进行2小时“蒙氏工作”,比如中国地图拼图、彩色圆柱体套模、平方三项式几何体等等,熟悉了各个分区的工作特性,见证了CASA班孩子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仅为引导者的身份,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敏感期及不同的年龄段,引导孩子选择适合的教具,帮助孩子跟着自己的步调成长。在深入了解CASA班后,团队成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同时进行教学的难点逐一击破,除了日常的“蒙氏工作”外,还鼓励孩子进行大胆创作,设立不同年龄阶段学习阶梯。

部分团队成员组成分队,前往临沂市启蒙教育机构,以当地农村小学学生为教育对象开展下乡支教活动。一至二年级的小学生已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学习内容范围广、层次深,因此,团队成员以“筑梦启航”为主题,多方面、多维度地开拓学生视野,发掘学生潜力。
7月26日下午,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一节音乐课——《红星歌》。首先是教唱环节,团队成员唱一句,学生们唱一句,在这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们对《红星歌》的旋律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团队成员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复习歌曲,并用电脑为学生们反复播放《红星歌》的原唱音频。紧接着是合唱环节,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学生们纷纷放声高唱,朝气蓬勃的歌声在楼宇间回荡。学习红色歌曲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红色背景,培养红色情怀,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农村小学生在普通话的咬字和读音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对祖国的概念也比较模糊。进行红色诗歌朗诵教学,一方面可以纠正他们的咬字读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祖国,建立民族自信心。

春风化雨育青苗,润物无声自芬芳。本次暑期爱心支教活动通过开展青苗特色课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使红色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促进了小朋友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增进了支教团成员自身扎根基层的服务真情,提高了他们为人师表的职业热情。逐梦递学识,扶摇助梦想,爱心支教,播种希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育青苗”支教团的队员们始终身体力行,关注乡村儿童,将青春绽放在支教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