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李欣然前往临沂市临沭县朱村开展主题为“调研红色朱村,接受四史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朱村救村、兴村、富村、强村的历史,并且以此为鉴深入四史学习。

脚步在战斗展厅与成就展厅中转换,历史的篇章在脑海中展现。发挥模范作用的临沭革命根据地,踊跃参军的朱村群众,“钢铁英雄连”的锦旗,习主席的视察,英雄的功绩终被铭记。英雄用骨肉换来中华的安宁,英雄的血液则时刻鼓舞着后人的奋斗。朱村人民建设导沭整沂工程,奉献77.7%村庄土地,获得粮实丰产奖状,编撰《朱村志》。骨肉书写朱村人民救村魂,血汗铺就朱村人民兴村路。
眼波于朱村风光与临沭柳编博览中心之间流转,风光的画卷于面前惊鸿一现。经受风雨吹拂的明清古建筑、满是瓜果香气的现代农业园、村企合作建立的柳编厂,暗含着朱村吸引游客、带动就业、拉动消费的绝密,而这也展现了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富村历程。不忘初心,方可强村。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员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延续敬仰先烈的传统,成立党支部志愿服务队,无一不显示朱村党员永葆初心与领导力的诀窍;改造村庄道路,建成综合服务中心,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弘扬朱子学说的传统,组建文艺宣传队,无一不展现朱村多领域协调发展的妙方。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李欣然加深了对“四史”的理解。朱村救村、兴村、富村、强村的历史无疑是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缩影。纪念馆里一本本账簿记载的也不仅是朱村历史,更是一部微观的新中国史。而改革开放史,就是千千万万个朱村的富裕史。一路走来,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朱村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有一心为民的党组织的领导,朱村才能于战火中生存;也正是在爱党拥军的朱村,朱村才实现经济文明的协调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对四史的学习,每个小乡村都可以成为下一个“朱村”,每个“朱村”也将持续发展,实现振兴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