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学子宣讲队一行人来到泰安市泰山区迎暄社区的党员活动中心开展了“采访老党员,忆峥嵘岁月”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前后,老党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振兴和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采访老党员,重忆峥嵘岁月,将党员的故事和精神讲述并传承下去,对开展红色教育,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采访小组在社区王兴文书记的带领下,来到迎暄社区党员活动中心。队员们还没有迈进党员活动中心的院门,就听到了老党员们爽朗的笑声和交流谈天的声音,看到我们到来,纷纷站起身来欢迎我们,队员们心头一热,感到十分亲切。在场的老党员为刘绪元、姬长兴,短暂的聊天过后,活动切入正题,队员们以询问老党员何时入党、入党后经历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为开头,逐步了解了两位老人的经历。

坚定信念无私奉献
在此次采访活动中,刘绪元爷爷担任主讲,姬长兴爷爷在一旁进行补充,将属于那个年代的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刘爷爷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进入军工企业和姬爷爷成为了同事,制造特种车如东风系列的导弹车、火箭车的底盘,负责部队中的军功任务,为军队做后勤保障。当问到党员们遇到过什么困难时,两位爷爷笑着说:“困难遇到的太多了。”那时物资匮乏、国家困难,制造特种车底盘屡屡失败,于是这个项目暂时搁置。直到国家经济好转,重新启动研发火箭车的项目,但搞这个项目的领导与工厂在经历之前的失败后都不敢再接此项目,而泰汽集团又有过一定的经验,于是党委书记硬着头皮接下了研发项目,并将此项目落实到刘爷爷和姬爷爷的厂中。厂中领导加工人13人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以厂为家,开始了火箭车项目的试制,每一个人都有着“抱成团,立志将这个项目拿下来”的决心。
工人们3月19日来到安徽定远总部试车场,开始了为期7、8个月的二轮制车实验。厂里的工人们有的四个月返回家乡一次,有的7个月也没有回家。工人们返回家乡大多都是带任务返回。刘爷爷给我们讲述了电工刘贵生的故事。当时他找到刘爷爷说“书记,我心里有事儿啊,我心里挂念着我的母亲。”刘爷爷说:“这里有人可以顶替你做这项工作,你要不回家一趟吧!”但他最终也没有选择回去,他说“厂里忙,我走了,任务不好交代”只是打了一通电话回家,此时他的母亲已经从医院痊愈回家了。这个故事让队员们大受感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党员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并发自内心的感谢所有为祖国建设付出、做出贡献的人们。
先锋模范苦中作乐
因为安徽多雨,路况又不好,一到下雨时道路泥泞不堪,爷爷们一边试车一边修路,那些当兵的人都说“你们这帮人真好,试车还给我们修路,之前的人从来不给我们修路”。潮湿的安徽所“孕育”出的蚊子十分“凶残”,即便有蚊帐也会被叮上四、五个包,爷爷在地图册中收集了四种蚊子的标本,大家听到后都笑了起来,在笑声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老党员们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也提醒着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直到4月初,研发结果初试获得成功后,人民解放军总代表室派驻山东代表室进驻工厂,与工人们商讨如果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和综合实验。
等10月份左右去到联合机场借用飞机跑道进行试验,又去北京兴隆山进行试车。兴隆山地势险要,弯多陡峭,曾经在试车时发生过事故,一死一重伤。老党员们进入山里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十分有自信,但开车的司机心有所怵。刘爷爷身为总指挥兼党委书记就决定组织开一场党员会,为司机做思想工作。等到会后,司机说:“俺不走了,俺决心开,不需要换人了!”就这样确定了试车时的司机,最后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听到这一段,队员们都十分感动,这是党员的先锋作用、模范带头作用的完美体现,也是人民团结的力量的体现。
最后问到老党员们有什么话想要对当代年轻人说时,刘爷爷语重心长的对队员们说:“你们年轻一代,条件好,将来又要做老师,要为人师表,先做人,做好自己,自己掌握好自己,好好学习,再培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要时刻记住党的领导,关注社会的发展。努力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优异成果!”

通过本次采访老党员活动,使有价值的红色资料被收集和保存下来,队员们对党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对泰安的党史故事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弘扬了革命传统精神,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队员们感叹:“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努力付出与奋斗所换来的,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获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成果和成就,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忆苦思甜,我们更应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老党员的精神与故事,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