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青鸟计划·风采】商学院三月至四月学术科研活动剪影
发布时间:2021-12-01 来源:商学院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针对管理理论与决策的学习交流平台,帮助同学们了解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三月至四月,商学院进行了梅谷学堂第二期学员纳新活动、管理理论与决策学术报告会以及研究生学术论坛,活跃学术思维,极大地开拓了学生学术视野,学术研讨方面取得了更大进展。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梅谷学堂开展第二期学员纳新

梅谷学堂作为优秀科研教育平台,坚持"激发想象,追求卓越″办学理念,着眼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教研机制创新,已成为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创业活动的重要平台。先后举办了学术名家思想分享会、优秀指导教师报告会、创新创业类课程辅导等活动,让学员零距离接触知名学者与创业达人,充分激发学员的创新创业热情。依托梅谷学堂学科竞赛中心,承办了电子商务“三创赛”、物流设计大赛、交通科技大赛、工程训练赛(企业运营模拟仿真模块)、会计税务技能大赛等赛事,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

梅谷学堂建立了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探索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带动学院创新创业发展,为学院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让更多人才加入到学术报国大军中来。

3月16日,商学院组织开展梅谷学堂第二期学员纳新工作。通过随堂宣介、集中宣讲,梅谷学堂影响力显著增强,优秀学生纷纷申请报名。深入浅出、别开生面的面试,成为近期长湖区校园吸睛圈粉的热点。

本期创新人才实验班采取导师一对一方式进行面试,创业人才实验班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进行面试。经过师生互选和集中面试环节,最终56名学生进入创新人才实验班,41名学生进入创业人才实验班,包括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多位优秀学生。

第二期学员纳新的圆满结束,为梅谷学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梅谷学堂将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课程,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更多优秀创新人才。

学术研讨:商学院成功举办管理理论与决策学术报告会

学术报告会作为提高学生学术能力、开拓学术视野的重要平台,一直被商学院积极引入学生课程中。报告会讲授内容丰富,为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思维,极大地开拓了学生学术视野,有力助推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今后学院将承办更多此类学术讲座,让更多学生掌握优秀的学术思维,推动学院学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4月28日上午,商学院于长清湖校区文昌楼105报告厅成功举办管理理论与决策学术报告会,此次报告由李想教授、刘宝碇教授、赵瑞清教授以及杨立兴教授主讲,刘凤鸣副院长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与梅谷学堂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会议伊始,李想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交通大数据与运营管理、地面公交大数据与客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与节能管理的若干问题,回答了什么是信息化以及数据偏好模型算法等问题接下来,刘宝碇教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区间值以及不确定理论与概率论的不同之处,重点阐释“什么是不确定理论”以及“为什么要用不确定理论”。鼓励大家发现新问题和新方法,能够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随后,赵瑞清教授以“Why hasn’t group lending become a mainstream SMEs financing mode”为题向大家介绍了企业融资和企业贷款情况,向同学们展示了GL模式的不足之处以及GLP模式的可行性。最后,杨立兴教授深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性的基础,从需求侧、供给侧、以及供需协同角度,提出了几类拥堵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车流耦合优化模型和算法,并且以北京地铁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在互动提问环节,大家积极踊跃地提问,教授们也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全面仔细地解答,全院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治学·修身:商学院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

研究生学术讲坛通过让研究生演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视角与更加切实的学术能力提高方法。从学生角度做学术研究报告便于学生理解案例,学习研究方法。

本次论坛肖瑶和卢丙杰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研究生的良好素养,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思维。同学们通过此次论坛了解了更多自己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开拓个人学术视野,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为个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向。

2020年12月3日晚7:00,商学院组织举办研究生“治学·修身”学术论坛。论坛在长清湖校区文昌楼441教室举办。论坛以“两类信息融合的P集动态边界和智能获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政府应急管理监管策略研究”为主题,邀请了2018级硕士肖瑶、卢丙杰作为主讲人,商学院四十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由肖瑶同学为大家分享了题为“两类信息融合的P集动态边界和智能获取”的文章,此文章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包括: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背景,p-set理论的推理过程,p集的应用举例和结论。会议伊始,肖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同学们对信息融合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肖瑶向大家展示了信息融合技术的p-set理论,通过展示p集的推理过程和应用举例向大家说明信息等效类和信息融合是两个等价的概念。

接下来是由卢丙杰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对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政府应急管理监管策略研究”的文章,此文章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背景,模型假设与构建,纯策略nash均衡与占优策略分析,混合策略nash均衡与仿真分析,结论与展望。会议伊始,卢丙杰以新冠肺炎为例向大家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现状;接下来,卢丙杰通过相关的文献综述说明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关键引导作用;最后通过对地方政府、公众与新媒体的应急监管博弈矩阵进行分析,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需要政府、公众以及媒体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仅仅依靠其中一方是不可行的。

审稿人:杜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