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扬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养,8月1日—5日,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生物文明”小队在济南、潍坊等城市开展线上、线下实践调研,此次的调研大致从生态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及产业文明四个维度展开,以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探究家乡生态建设状况。
高密市生态环境状况
按照“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高密市先后成立胶河生态发展区、东北乡文化发展区、改善了城区周边生态环境,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严格落实清扫保洁标准化,垃圾收运压缩化,垃圾处理资源化,设施建设现代化,构建了“技术合理、能力充足、环保达标”的生活垃圾体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高密市生态产业建设状况
高密市突出抓好工业废气、燃煤、机动车、扬尘、油烟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通过淘汰燃煤锅炉、整治重点行业、扬尘精细化管控、淘汰机动车、整治餐饮油烟等措施,采取现场督查巡查、无人机抓拍、雷达扫描、走航监测、空气管控APP等技术手段,协同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控。

高密市生态文明制度政策建设
高密市制定实施了《高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创建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和让市民得实惠为目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中,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突出高密特色,有力地推动了生态高密建设。近年来,高密市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调查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调查过程中,团队采取线下随机调查和线上问卷星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在线下共通过走访调查50位居民,线上收回有效问卷102份。团队通过问卷星调查得知,很大一部分人对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比较关心和重视,自身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在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在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由此可见,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在不断提高。据调查发现,居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的了解大多来自于网络新闻和公众号推送,学生还可通过课堂方式获取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信息。不少市民认为政府应当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补贴,增多对专业环保人才的纳入。加大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学校教育等方式,落实环保行动,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此次社会调研实践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学生为家乡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的平台,深入了解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深浅,增强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审核人: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