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采
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社会实践】教育学部学子三下乡:探求治理现状,助力黄河安澜
发布时间:2022-08-08 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解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问题及环境治理现状,探寻当地居民对黄河治理现状的看法、宣传黄河保护知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浊浪九曲,治黄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自7月4日起,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小开河灌溉区、滨开河务局、滨州二中、开发区南海小学、沙河安康社区、馨悦社区、仇家村、大徐家村、堤口赵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及知识宣讲活动。

黄河治理的出发点是民生,落脚点也应回到人民群众,采访内容聚焦黄河治理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深入群众,倾听人民的声音。

7月4日,“浊浪九曲,治黄先行”实践队的队员们对当地居民、来往游客进行采访,记录他们对于黄河治理的切身感受调。在采访过程中,仇家村的李大爷表示:“大坝建起来了,路也修通了,年年有人负责修护,老百姓出行方便,种田也种得安心,现在,大坝也成了老人家散步锻炼的好去处,黄河治理所带来的民生福祉可见一斑。大徐家村的王阿姨说:黄河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也大大改善,宣传栏随处可见,她的采摘园便是借助黄河沿岸环境的优化发展起来的。的确,黄河治理成效的卓著不仅改善了沿岸环境,更加为黄河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今,王阿姨的采摘园游客络绎不绝,再加上互联网科技的助力,采摘园的果实被运往大江南北,享受来自丰收淳朴的喜悦。

《汉书》中说:“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站在黄河河畔翘首远眺,望着奔腾不息,浑浊中透露着力量透露着苍劲的母亲河,队员们无不感叹祖国的壮丽与生命的流淌。自古以来,黄河被中华儿女誉为“母亲河”,她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是无数文人骚客赞誉的对象。她代表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她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现在,她仍然供养着1.4亿人口、160万公顷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

7月17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浊浪九曲,治黄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同滨州扶人公益联合发起“热爱黄河,守护黄河”山东师范大学——扶人公益、联动守护活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左手垃圾捡拾器、右手黑色麻织袋,河岸边扬起一抹抹“志愿红”。路上偶遇的小朋友、来往观河、野餐的游客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了捡垃圾的队伍中。

扶人公益发起人、滨州红色展馆负责人李德杰说到“斗志和干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持公益的勇气”。开展黄河沿岸环保活动意在传递文明信息,用实际行动点燃市民保护黄河的热情,鼓舞广大人民加入保护“母亲河”的队伍之中,在爱黄治黄的道路上一路同行。

下午,教部学子跟随滨开河务局张局长的脚步来到了治理黄河展厅进行参观,局长进一步向大家讲述了滨州的治黄历程。张局长讲到:为了避免黄河再次出现诸如1997年的层级断流236天情况,国家深入实施黄河水资源“全调度”政策,推动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时,我们了解到总书记对于黄河治理提出“四水四定”原则,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河沿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对建立节水型机关、节水型社会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局长对于山师教部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我们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宣传黄河文化、推进黄河保护教育的实践当中。

治理黄河问题、保护黄河环境绝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政府的事情,困难的荆棘需要每个人、各个部门、全国上下的火星一同燃尽。我们作为教育相关专业学生,宣传黄河知识、文化、推动黄河环境保护更加义不容辞!

7月17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浊浪九曲,治黄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同滨州扶人公益联合发起“热爱黄河,守护黄河”山东师范大学——扶人公益、联动守护活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左手垃圾捡拾器、右手黑色麻织袋,河岸边扬起一抹抹“志愿红”。路上偶遇的小朋友、来往观河、野餐的游客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了捡垃圾的队伍中。

扶人公益发起人、滨州红色展馆负责人李德杰说到“斗志和干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持公益的勇气”。开展黄河沿岸环保活动意在传递文明信息,用实际行动点燃市民保护黄河的热情,鼓舞广大人民加入保护“母亲河”的队伍之中,在爱黄治黄的道路上一路同行。

下午,教部学子跟随滨开河务局张局长的脚步来到了治理黄河展厅进行参观,局长进一步向大家讲述了滨州的治黄历程。张局长讲到:为了避免黄河再次出现诸如1997年的层级断流236天情况,国家深入实施黄河水资源“全调度”政策,推动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时,我们了解到总书记对于黄河治理提出“四水四定”原则,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河沿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对建立节水型机关、节水型社会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局长对于山师教部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我们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宣传黄河文化、推进黄河保护教育的实践当中。

治理黄河问题、保护黄河环境绝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政府的事情,困难的荆棘需要每个人、各个部门、全国上下的火星一同燃尽。我们作为教育相关专业学生,宣传黄河知识、文化、推动黄河环境保护更加义不容辞!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丰富实践形式,深入调研和了解保护黄河知识、积极进行宣传、实践,增强群众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仅丰富了实践活动内容,更增加了实践乐趣,调动团队积极性,扩大了保护黄河的宣传渠道,锻炼个人社会实践、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展现了山师学子的青春风采。

据了解,教育学部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教”之名推动包括“希望小屋”支教、“家风”教育、“朋辈引航”互助教育等各类教育形式。此次活动,教部学子继续发扬以“教”传情的精神,推进教育同环境保护相结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学子关注环境问题、关注黄河保护问题的殷切希望,用教育推动环境保护,不断进取、不负韶华。

审核人:薄海

原文链接:http://www.jyxb.sdnu.edu.cn/info/1014/4424.htm

Baidu
map